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秦桧降爵易谥敕 南宋 · 周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八、《山房集》卷二、《宋四六选》卷四
诛奸雄于既往,罚虽逭于生前;
申劝戒于将来,罪难逃于身后。
盖人心之积愤,岂天网之终疏?
九变而赏罚可言,虽阅时之已久;
百世之子孙莫改,庶清议之犹存。
具官秦某在靖康间,为中执法
方军前之抗议,其言几类于程婴
及塞上之还归,此节何如于苏武
惟我高庙,过夏少康,排众论而授宰衡,如中流之遇维楫。
谓其间关万里,或能为国报仇。
岂期首尾两端,反欲与寇为地。
既潜交于境外,卒堕敌之术中。
兵于五材,谁能去之,首弛边疆之备;
臣无二心,天之制也,忍忘君父之仇?
洎奸计之弗行,幸国威之再振。
群后以师毕会,三将之捷日闻。
黄河以南,已闻尽为晋土;
鸿沟未割,何患不归太公?
乃复贪天之功,亟为削地之策。
密布私党,阴遣誓书。
造飞谤以剪爪牙,忠臣为之解体;
还降王而就菹醢,行路至今兴哀。
神州自此陆沉,外侮因之坐大。
一日纵敌,遂贻数世之忧;
百年为墟,谁任诸人之责?
朕遹追累圣之遗训,褒表上流之故侯。
悯其洒泣以从戎,至于脱帻而就死。
为之封菁茅而崇血食,庶几激义槩而鼓芳风。
道济之见收,罪成汝手;
使武安而尚在,戮及其身。
况士气久郁而未张,公论追尤而弗置。
虽保首领以入地下,奈何怨毒之于人深。
昔晋幸免于贾充礼官请为改谥;
唐逋诛于林甫,天下快其削官。
其追极品之殊荣,更夺易名之美谥。
以昭宿恶,以激懦夫。
噫!
鼠以近器而犹忌投,岂不念渡江之旧?
谁兴厉阶而今为梗,其少伸误国之刑。
盖获戾于在天祖宗之灵,故假手于今日论议之及。
尚复漏泉之泽,勿忘结草之图。
钱清舟子郭三 清 · 姚燮
 出处:复庄诗问卷六
星夜起雷风,龙云半天黑。
联行六七舟,招呼变颜色。
郭三手力强,拔篙还倒行。
急雨打面来,已有飒飒声。
郭三家岸傍,肩我上滩嘴。
肩我行李至,已沈半船水。
呼妇烘我衣,携篝自炊粥。
粥熟劝我餐,粥饱劝我宿。
黄鸡啼屋角,日出天初晴。
赠金不肯受,至今心怦怦。
南陈北李 明末清初 · 尤侗
南京有一陈,太学弃人
北京有一李,太学多端士。
李先生,讲《五经》,公侯环坐听《鹿鸣》。
桥门荷校辱非刑,诸生举幢呼阙廷,会昌上奏太后惊。
陈先生,考绩至,手书《四箴》返金币,招之不住守吾志。
危哉履虎幸不噬,两贤道同命则异。
君不见西市将杀薛夫子,灶下老仆哭不止(通首是合传体,起用军中一韩一范句法。陈名敬宗、李名时勉,皆国子祭酒,为王振所恶者,李至荷校,陈未加刑,故曰道同命异也。末以欲杀薛文清,因厨下老仆哭泣而止,转出一事作结,便不平直。)
周景远君子堂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四、《陵阳先生集》卷一○
东平周君景远甫,壬寅之夏以使事过霅,首扁舟访敝庐。
静专大雅,温然君子也,良以既见为喜。
它日再见,语益亲,盖君子。
尝名其燕处之室曰「君子」,而以问于予。
夫君子,成名之人也。
君能取以自名,美矣,予何足以言之?
且孰不愿为君子,如尧时君子十六人,周时人皆有士君子之行,而鲁亦多君子。
其类众,其道广,固君子之愿也,不必自有异名。
然阳一阴二,大往小来,可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化中人而不能化中人,则君子之类少,而君子之名始著;
君子之名著,而君子之道始孤矣,岂君子所愿哉?
名者忌之招,而又峣峣然抗其名以为的于天下,吾惧其立于独,却往来无方也。
蘧伯玉耻独为君子。
何耻也?
耻不能使人皆为君子,而己立于独也。
后之君子或不能为蘧伯玉,徒使恶直丑正者竞起而相仇,名适为君子累。
楚之好修,汉之尚节义,及唐之清流是也,无乃好名之过欤?
周君曰:「子之言几矣,其曰好名之过者,何也?
君子病其名之不章,学以求于君子,求而不得者有之矣,未有不求而自得者。
吾方求于君子之不暇,而暇好名之避者,避好名,是君子不可为,必同流合污而后为得也。
夫实之所在,名斯从之。
抗君子之名不可,避君子之名滋不可。
吾升吾堂,因名思义,凡《易》象传记称君子者始数十百,其嘉言善行,一日森列左右,实果外乎名哉?
吾家濂溪子曰:『实胜善、名胜耻也,故君子进德修业,孜孜不息,务实也』。
意谓务实则其实修而名善,非恶乎名也。
而敢以是说继众君子后以自儆焉,不亦可乎」?
予益异之。
予因周君之先,尝跻膴仕,习闻中州风俗文物之旧。
君趾美象贤,早有令誉,宦辙所至,不合辄引去,不少徇流俗,往往寓意于诗,旨趣甚远。
今以博文多识与于礼文之事,盖所谓君子以制度议德行者,既无负明堂之义,而犹务实自儆如此,可敬也。
因具识之,予前言则陋矣。
大宋静难军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工部尚书东海徐公墓志铭淳化四年七月 后周至宋初 · 李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徐公文集》附录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上即位之元年冬,以学士李昉独直翰林,诏太子率更令徐铉入院分直视草。
是时与公以同道相知,论交契之始也。
越四年春,天子率六师亲征太原,并垒既平,遂北幸塞垣,耀兵卢龙
秋七月,凯歌归于京师
军卫之中,书诏填委,公援笔马上,应答如流。
以扈跸劳迁给事中直学士院如故。
又四年,授右散骑常侍,始罢文翰之职。
端拱元年,帝亲耕籍田,改左散骑常侍
积阶至金紫光禄大夫,叙勋至上柱国,累封至东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
淳化二年秋九月检校工部尚书,出为静难军节度行军司马
明年八月二十六日晨时起,方冠带,遽命笔砚,语左右曰:「吾疾作矣」。
手疏一幅,约束后事,又别署一幅:「道者天地之母」。
书讫而终,年七十六。
陕西道转运副使郑适邠州,遂出家财,竭力襄事,即以其年十月,奉迁灵柩还京师,权厝于板桥东南之佛舍。
爱婿国子博士吴淑、门生殿中丞杜镐,时皆典治中秘书,遂以公凶讣闻。
上览表轸悼,诏出内府钱二十万赐其家。
明年七月洪州奉新县义门胡仲尧,自豫章具舟楫迎公之丧,葬于洪州新建县西之鸾冈原,奉遗令从先茔也。
公字鼎臣,其先会稽人,自言生于扬州
曾祖讳源,祖讳徽,皆隐德不仕。
父讳延休卫尉卿,赠左仆射,才高道直,有名于时。
公幼孤,与弟锴俱苦节自立,未弱冠,以文行称于时。
江南李氏,周旋三世,历校书郎直宣徽北院,寻直门下省
知制诰,一迁司封郎中,两拜中书舍人,再入翰林学士
自贬官起为太子右谕德,由尚书左丞兵部侍郎,为御史大夫,由大夫吏部尚书,由尚书右仆射,同参左右内史事,坚让不就。
王师下金陵,随后主归朝,以太子率更令奉朝请
谏议大夫张公佖说公在江南时,奉太夫人慈训,不妄游,下帷著书,虽亲族罕见其面。
年十六,遇李氏先主霸有南土,辟命累至,释褐连任书府,繇是经史百家,烂然于胸中矣。
其典诰命也,落笔洒翰,应用无穷,皆混然而成,有雅正之体,当时名士如韩熙载者无敌,尤长于制诰,公与之齐名。
其豫机密也,居中守正,无所附会,虽在家宴居,如对君父,其恭慎也如此。
当时用事臣有陈觉、魏岑者,乐祸好权,多挠时政,公嫉之如雠。
掌贡举也,至公取人,不受私谒,先策问而后词赋,进德行而黜浮华,当时举场号为得士
公弟内史舍人锴,每主文柄,亦以直道自持,故江表后进力学未至者,闻二徐为春官,多望风引退,其精鉴无私也如此。
其持宪也,当官执法,无所屈挠,奸邪为之侧目,权贵因之敛手,当时言风宪者,惟公与故御史中丞江文蔚
王师之渡江也,公将本君之命使于朝廷,且乞缓师以奉祭祀。
太祖引见,谓公曰:「汝主托疾不朝,乖事大之礼。
况吾兵业已行,无中辍之理。
归报汝主,善为之谋」。
公因慷慨铺陈自古成败之道,表明后主忠孝之节,太祖亦为之动容,厚礼之,遣归。
初,大军已围建业后主思命于交兵之间,左右咸有难色,公欣然请行,后主谓之曰:「尔既往,即当止上江救兵,勿令东下」。
公曰:「是行非全策,今城中所恃者救兵,奈何以臣此行止之」?
后主曰:「比以和解为请,复用决战,即是自相矛盾,于尔得不危乎」?
公曰:「今岂以一介之微,而忘社稷之重?
但置臣于度外耳」!
后主抚之泣下曰:「时危见节,汝有之矣」!
及归朝,太祖盛怒,责之曰:「吾向与汝言,何谓弗达于汝主?
且拒抗之罪,皆汝所为」!
公顿首谢曰:「臣为江南大臣,而其国灭亡,抵此死有馀罪,馀复何言」!
太祖于是叹息曰:「忠于所事者乎!
汝当事我如事李氏」。
命坐,存抚甚厚。
故相太子太师王公溥,一见如旧相识,每有经史异义,多质疑于公,繇是琴樽啸歌,笔砚酬唱,无有虚日,相得甚欢。
工部尚书公穆有清识,尝语人曰:「吾观江表冠盖,若中立有道之士,惟徐公近之耳」!
兵部侍郎王公祐,负才尚气,未尝轻许人,及见公,常言于朝曰:「文质彬彬,学问无穷,惟徐公耳」。
公亦曰:「王公词如江海,心无城府,真奇士也」。
吏部侍郎李公至、翰林学士承旨苏公易简,皆当世英俊,奉公以师友之礼。
公仕朝廷将二十年,前后锡赐所得,俸禄所入,备伏腊外,未尝蓄聚一金。
所居之地,仅庇风雨,惟古木数株。
每夏秋之际,霖潦为患,颓垣坏宇,人不堪其忧,而公处之晏如也。
江南故人子弟暨亲族之孤遗者,来投于公,岁无虚月,公分廪禄以恤之,虚馆舍以安之,殆于终年未有倦色。
有布衣蒯亮者,老而多诞,游公之门仅五十稔,年九十,犹矍铄不衰,每从江南来诣公,公置之道院,日与之棋,未尝语及他事,而待之如初。
公尝言:「江南处士朱贞白,尝语人曰,今人或言不欺神明也。
吾尝佩服斯言,不敢为欺心之事」。
有故人谢岳尝为虢州卢氏刺史与之有隙。
凡选举之制,过七十即罢去,遂奏谢年过,不堪其任。
江东初下,仕人有可疑者,咸质于公,谢因私请曰:「某之齿,公实知之,茍朝廷问公,不敢望公言未七十,但言不知其年即幸矣」!
公曰:「君之甲子,某具知之,而云不知,是欺天也,茍或见问,必以实对」。
其至行无诳又如此。
公为文智思敏速,或求其文,不乐豫作,令其临事见白,立为草之,云速则意壮敏,缓则体势疏慢。
公爱婿吴淑言:「江南宰相冯延巳常语人曰:『凡人为文,皆事奇语,不尔则不足观』。
惟徐公不然,率意而成,自造精极」。
时人以为知言。
所著文多遗落,今其存者编成三十卷。
又拟徐干《中论》作《质论》数十篇;
集耳目闻见之异,作《稽神录》二十卷,并行于世。
文学之外,长于篆隶,其书札之妙,自成一家,当世士大夫有得其书者,无不宝之以为楷法。
常侍日,奉诏与直史馆句中正等重修许慎《说文》,自撰《韵谱》一十卷,学者伏其精博。
公尝慕老子清净之教、庄周齐物之理,故内不能以得丧动,外不能以荣辱,然而为学之心,老而弥笃。
邠州日,以时俗文字讹谬,乃亲以隶字写《说文》,字体纤细,正如蝇头,过数万言。
年高目明,洞见毫末,其精力不怠如此。
夫人太原王氏,子朗州桃源夷直,并先公而卒。
长女吴氏,早亡。
次女左赞善大夫高慎交
幼女十七娘,才淑过人,未及笄年而夭,自为志文,辞甚悽楚。
噫!
孔门四科,德行、文学,《洪范》五福,寿、考、康宁,在于古人,鲜有兼美。
惟公高才懿行,善始令终,所谓登孔门之二科,居《洪范》之三福也。
《语》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惜哉!
铭曰:
祖丘、轲兮宗老、庄,奉三宝兮师五常。
生维杨兮仕建康,归皇宋兮老大梁。
殁豳土兮葬豫章,儒林文人兮今也则亡。
呜呼!
唐末宋初 · 扈蒙
 押侵韵
五凤齐飞入翰林宋洪遵《翰苑遗事》 《翰苑遗事》:太宗时宋白贾黄中李至吕蒙正苏易简五人同时拜翰林学士承旨扈蒙赠之以诗云。)
桃花犬歌呈修史钱侍郎 北宋 · 李至
宫中有犬桃花名,绛缯围颈悬金铃。
先皇为爱驯且异,指顾之间知上意。
珠帘未卷扇未开,桃花援尾常先至。
夜静不离香砌眠,朝饥祇傍御床喂。
彩云路熟不劳牵,瑶草风微有时吠。
无何轩后铸鼎成,忽遗弓剑弃寰瀛。
迢迢伊川上,远逐龙輴十数程。
两眦涟涟似垂泪,骨见毛寒顿憔悴。
万人见者倍伤心,微物感恩犹若是。
韩卢备猎何足嘉,西旅充庭岂为瑞。
闻君奉诏修实录,一字为褒应不曲。
白鱼赤雁且勿书,愿君书此惩浮俗宋吕祖谦《宋文鉴》卷一三 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一引《古今诗话》:淳化中合州桃花犬,甚小而性急,(疑当作慧)常驯扰于御榻之侧。生坐朝,犬必先吠,人乃肃然。太宗不豫,此犬不食。及上仙,号呼涕泗,瘦瘠。章圣谕以奉陵,即摇尾饮食如故。诏造大铁笼,施素裀,置卤簿中,行路见者流涕。李至作歌,以寄史官钱若水。 《宋史·钱若水传》:太宗畜犬甚驯,常在乘舆左右。及崩,鸣号不食,因送永熙陵。李至尝咏其事,欲若水书之,以戒浮俗。若水不从。)
徐铉祭文淳化三年十月十八日 北宋 · 李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一、《徐公文集》卷末附录
维淳化三年岁次壬辰十月辛酉朔十八日戊寅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兼秘书监上柱国李至朝奉大夫左谏议大夫、充史馆修撰判馆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杨徽之、张洎等,谨以清酌之奠,致祭于故左骑省常侍徐公之灵。
惟公博识宏才,懿文茂学。
如金之浑,如玉之璞。
天然混成,不加彫琢。
顷在江左,已闻素履。
及来天庭,孰不仰止?
周旋清显,殆将二纪。
相如视草,隰朋近侍。
篆籀称绝,典谟得体。
其馨如,其直如矢。
令问令望,之才之美。
今也儒宗,古之君子。
五百年来,一人而已。
道屈于位,遇休明之世未尽伸;
才困于命,当衰晚之年不得志。
嗟乎!
天地之间,人生如寄
自古迄今,其谁不死?
矧素发之垂领,复何悲乎?
已矣!
可惜者沦于远郡,契阔千里。
《鵩鸟》之赋未成,二竖之灾奄至。
淳于意兮止一女,邓伯道兮终无子。
此素友清交,门生故吏,可以失声而长号,汍澜而屑涕,以为天道难忱,善人如是。
受教文字,执弟子之礼;
徽之、洎有旧潇湘,敦故人之契。
迎旅榇于西郊,风切切兮雨萧萧。
灵筵惨兮素帏动,疑肸蚃于寂寥。
呜呼!
临丧一奠,庶英魂之可招。
尚享!
代回杨评事洪之许举状启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六八、《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三
助国荐贤,我已惭于不武;
飞笺陈谊,公何富于斯文。
进而三熏,敢不重拜!
恭惟某官居官能大,折狱惟良。
广夏万间,徒启乏才之叹;
《阳春》一曲,反成寡和之音。
顷珠璧之暗投,恨衣裘之晚索。
深恐远井之待,有孤时夜之求。
汔济云初,践盟敢后?
子若无言几失子,况又崔、李之继至交说耶;
君家所有更赠君,无忘孔、孟之养气传道者
某粗缘然诺,荐辱词华。
得古磬于犍为,君言过矣;
献天球于清庙,予日望之。
屈学正投书诗启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七五、《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一二
丞哉负余,余负丞哉,殊乏吟哦之伴;
长者绝子,子绝长者,抑何交际之迟。
振履鼎来,鸣谦泰过。
恭惟某官莫敖华胄,正则故家。
宗派西江,识快阁千山之大;
侨居东鄙,开远轩三尺之明。
兹终素韠之祥,行奉丹墀之对。
龙飞九五,庚桑盍早于赢粮;
鹏击三千,子木何劳于衷甲。
兹蒙布武,见贲雄文,加之仁义之七篇,华此蓬蒿之三径。
不知所报,藏去为荣。
为州治中,在疆域内。
固恨何相见之晚也,犹欲就有道而正焉。
友其士之仁,子若无言几失子;
文以气为主,君家所有更赠君。
代回史文思弥忠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八一、《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一九
率其属以僝功,惭于尸位;
简乃僚而剡奏,幸甚得贤。
公义宜然,私谢何也!
恭惟某官早收名第,晚步选阶。
鹡鸰在原,固不私诏王之爵禄;
鸿雁于野,宁当废治世之羽仪!
兹联事之偶同,难见善而不举。
惟是四六之惠,则贻方寸之惭。
某非曰纳交,聊复借重。
子若无言几失子,幸暮取之拔尤;
君家所有更赠君,无岁寒而易叶。
史馆李相公让官表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小畜集》卷二四
臣某言:伏睹制命,授臣守本官、平章事监修国史者。
台辅正名,策书重职。
载循非据,曷称具瞻?
夙夜以来,神魂飞越中谢。)
伏以承天之序,王者所以阐鸿猷;
秉国之钧,宰相所以熙庶绩。
代天理物,负重位高,茍非英贤,必见壅败。
伏念臣才非拔俗,世乏显官,爰自策名,适逢昌运。
继箕裘之业,位以过于先臣;
台阁之资,身久妨于贤路。
太宗皇帝参大政,莫著微功,冒荣则多,无状罢去。
皇帝陛下初升望苑,慎择官僚,窃宾护之重名,佐元良茂德,蔑闻辅导,空积岁时。
伏遇陛下纂嗣皇图,复陪相府。
送往事居之节,但极哀荣;
庇民尊主之方,实无措置。
听于物议,有玷圣猷。
岂谓陛下过念遭逢,时加倚注,命之为相,恐累知人。
吕端以黄发重名,退居保傅;
李至乃青宫同列,出守藩维。
独臣琐材,当此重任,乍闻纶命,实骇朝端,将何以践三事之崇高,居两朝之通显?
苟昧知难之旨,必贻覆餗之忧。
伏望陛下博采󲦤绅,旁求岩穴,必有经纶之器,出膺宵旰之心。
惟庙堂之任得宜,则祖宗之业不坠。
由衷斯在,得请为期。
臣无任。
东宫故事十首 其五 七月二十三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四
《三朝宝训》:淳化二年秘书监李至进新校御书。
太宗因谓曰:「嗜好不可不谨。
不必远验前古,祗如近世符彦卿累任节镇,以射猎驰逐为乐,由是近习窥测其意,竞以鹰犬为献。
彦卿说而假借之,其下因恣横侵扰。
故知人君淡然无欲,不使嗜欲形见于外,则奸佞无自入焉。
朕年长,无他欲,但喜读书,用监古今成败尔」。
拜舞称贺。
某闻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
圣人成天下之性,故澹然而无所欲;
众人以情逐欲,故纷纷而有所感。
欲知圣与愚之辨,特在嗜好之有无而已。
况人君享四海之富,宅亿兆之上,一嚬焉下无不惧,一笑焉下无不喜。
苟不能清心寡欲,使嗜好或形于外,则其害有不可胜言者。
是故郑伯好勇而国人暴虎,陈大夫好巫而民淫祀。
符彦卿一藩镇耳,以射猎为乐,初非过举,而其弊遂扰民,为人上者果可不审所尚哉?
历观前代创业垂统之君,继体承祧之主,当天下平定,往往嗜欲纷起,不溺声色则殖货利,不事盘游则耽逸乐。
于是谗谄面谀之人窥其私而逢其恶,使既安之业复危,已治之功复替,此古今通患也。
惟我太宗则不然,手平僭伪,身致太平,功成矣,德盛矣,方且淡然无欲,惟读书以鉴成败。
尝谓宰相曰:「朕承累朝丧乱之后,励精求治,祁寒暑雨,未尝自便。
若以酒乐自娱,则万务将壅,百姓何诉」?
大哉言乎!
奸佞虽欲窥测圣意,何自而入?
诚可为万世法矣。
东宫故事十四首 其十四 十二月九日1177年12月9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五、《承明集》卷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真宗皇帝开封府日,尝以手书询于太子宾客李至
答笺云:「伏奉手书,猥赐下问。
夙夜寻绎,喜与忧并。
何则?
某常人也,识不足以经远,学不足以待问,才不足以干事,智不足以周身。
而殿下目之为硕儒,曰可以发蒙,号之为端士,曰可以延誉,得不忧乎?
殿下忠孝之道贯于神明,温文之德彰于天下,而犹虚怀访问,思所以分君父之忧,以元元为念,且曰:『一夫或致于向隅,千里将疲于观政』。
此乃圣上有浸渍生灵之泽,感动天地之德,致使殿下兴言及此,实社稷之福而亿兆之幸,得不喜乎?
然则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若夫自古太子养德东宫,不亲外事,唯问安侍膳而已,固亦宜哉。
而黔庶之疾苦,稼穑之艰难,素所未睹,自非生知之异,天诱其衷,莫得而知矣。
噫!
事有背经而合道,时有通变而从宜,是以五帝三王不相沿袭。
圣上知其然,由是以浩穰之务,犹命殿下总其纲要而躬决焉。
殿下复能钦若圣训,率由旧章,驭吏民必以诚,待参佐必以礼,谨命令必以简,察狱讼必以情,恤鳏寡必以仁,抑豪猾必以法,杜谗佞必以正,绝邪僻必以道。
有一于此,犹为善政,况兼是数者乎?
而犹曰:『奉车苟赐于司南,为政何惭于拱北』?
不亦过谦乎?
然则某虽不敏,窃尝读《易》,见群爻稍过,必有悔吝,唯《谦》象独亡,是知谦之时义大矣哉。
愿殿下守之而已,勉之而已。
如此则何正言不入?
何正道不行?
正言入而正道行,则生民不泰未之有也,政化不洽亦未之有也。
辄因问及,轻肆狂瞽。
僭易之罪,安敢逃焉?
谨奉笺以闻。
某以恐以惧,叩头叩头,谨笺」。
某闻舜大圣人也,好问而好察迩言。
孔子亦大圣人也,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宏,问官名于郯子
然则不恃其生知而孜孜乎访问,圣学之先务也。
仰惟真宗皇帝天纵将圣,济之多能。
其在东宫南衙之时,凡古今治理、天下万事,固已周知而自得之,然且形于手书,询问僚属。
始以发蒙延誉之语,继以向隅观政之虑,勤勤恳恳,如待朋友,其视虞、舜、孔子可谓异世而同符矣。
李至因是陈《易》象《谦》卦之旨,所以坚圣意也。
盖六十四卦虽《乾》、《坤》犹有悔有战,惟《谦》卦初六、六二、九三皆吉,六四、六五、上六皆利。
故天道、地道、人道,莫不以谦为贵。
厥后真宗守之而勿失,勉之而勿怠,景德、祥符之际,生民康泰,政化大洽,岂无自而然哉?
东宫故事十五首 其十二 八月十八日1178年8月18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三朝宝训》:淳化二年秘书监李至进新校御书。
太宗因谓曰:「嗜好不可不谨。
不必远验前古,祗如近世符彦卿累任节镇,以射猎驰逐为乐,由是近习窥测其意,竞以鹰犬为献。
彦卿说而假借之,其下因恣横侵扰。
故知人君当淡然无欲,不使嗜欲形见于外,则奸佞无自入焉。
朕年长,无他欲,但喜读书,用监古今成败尔」。
拜舞称贺。
某恭闻太宗皇帝神武平定河东,以文德招徕钱氏,使五代破碎之天下混而为一,其道德固已同符五帝,勋烈固已无愧三王矣,虽复书传所载,何以加此?
然且不自满假,日以读书为事。
凡古今成败,皆用为监,有会于心,宸翰辄书之册,以备观览,是岂喜劳而恶逸,贱今而贵古哉?
正以舍是则嗜好心萌,嗜好一萌则逢迎必众,内有以害德,外有以扰人,观符彦卿之事斯可见矣。
彦卿者位才节镇,尚或如此,况为万乘之主乎?
太宗皇帝白秘阁1157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九、《词科旧稿》卷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恭闻太宗皇帝神武定四方,以圣文致上治。
临朝馀暇,不迩声色,惟经术翰墨是亲。
端拱纪元之五月,始置小秘阁崇文院中堂,徙四库书寔之,命吏部侍郎李至秘书监典领其事。
淳化三年,又诏增创层宇,侈藏书之盛。
秋八月工以讫,命中使赍飞白「秘阁」二字以赐,盖俯徇请而宠绥之也。
臣窃惟麒麟天禄,汉列中书乾元东廊,唐置四部,不过遴选儒者司校雠、备顾问而已。
至于宝跗天运,璿榜昭揭,自我作古,莫如圣时。
奎画一临,万目环视。
翩翩乎龙翔而凤翥,霏霏乎云卷而霞舒。
意欲断而还连,势疑飞而复止。
肖形取类,曲尽万态;
穷神极变,中寓八法。
自非多能天纵,畴克臻此?
臣幸以铅椠为业,倘不能含辞运意,铺张崇儒游艺之万一,臣则有罪,谨稽首拜手而献颂曰:
岁在端拱,文风益振。
中秘创肇,禁书内盛。
帝曰汝,文莫汝并。
往长监事,帅我髦俊。
淳化三祀,书林载新。
层阁屹立,三馆争衡。
拜稽首,臣愚有陈。
睿藻天纵,古无与伦。
属者易简,入承内命。
玉堂清深,宸翰辉映。
敢援近比,以渎聪听。
帝曰俞哉,宝跗是运。
如凤之舞,如龙之从。
如月蔽云,如旌卷风。
纤而不晦,浓而不丰。
奇古迭出,变通不穷。
乃示近臣,乃锡嘉贶。
倬彼云汉,昭于扁榜。
拜稽首,率属钦仰。
凡目眩骇,金铺惚恍。
明明天子,太平兴贤。
□□□□,艺兼于天。
弗迩声色,弗盘游畋。
意笃翰墨,光生简编。
观乎人文,化成四海。
岂惟臣,大赐以拜。
咨尔神物,护持罔怠。
咨尔缙绅,效法无懈。
往在贞观,帛书自娱。
登榻以竞,臣仪则疏。
往在开元,乾元聚书。
学士虽集,宸毫靡濡。
我皇神圣,超轶唐帝。
蓬山既辟,天光下贲。
以勤请,皇以礼赐。
小臣作颂,吉甫是继。
高庙千文跋 南宋 · 洪咨夔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平斋集》卷一○
经乾纬坤者,典学之全功;
出圣入神者,游艺之馀事。
臣恭惟高宗皇帝断鳌立极,息马论道,缉熙光明之学,追媲三五,倬彼云汉,敷贲石经,龙画螺书,旁分遍刻,莫不大关造化,细及庶务,垂则于亿万世。
《千文》特《凡将》下陈,何与大学,姻娟馀闲,亦复肆笔及之。
臣子述所藏临智永书,识以彭城瑶晖奉华印章。
刘望彭城,或谓当时刘贵妃所得好赐。
楷法遒润,草圣妍力,神动天随,超绝众妙,视所书可谓集厥大成,金声而玉振之矣。
太宗皇帝尝行草《千文》赐李至请镵诸石以诏方来。
上曰:「梁武得钟繇破碑,俾周兴嗣次韵,非垂世立教之道
《孝经》百行之本,朕当亲书」。
思陵奎藻者,当以熙陵之意参之。
宝庆改元清明后一日,臣洪某九顿首谨记。
李至参知政事咸平元年十月戊子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三、《宋宰辅编年录》卷三
晋军谋帅,本诗礼以兼资;
申伯于宣,仗文武而为宪。
眷吾旧德,力赞洪钧,俾因分阃之雄,式协建侯之利。
具官李至风规俊异,器业该详。
顷以夙名,宾于望苑。
仪刑斯属,实望载隆。
爰畴羽翼之勤,荐领股肱之任。
正辞亮节,尽瘁首公。
是用裂右地之山河,建元戎之旌纛。
茂遵曩制,诞布崇恩。
期偃息以作藩,庶恺悌而绥福。
寇相公辞官表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二、《文庄集》卷一○
云雷之泽,曲播于庆霄;
旌棨之荣,误加于琐质。
揣循斯至,祗受诚难。
臣某诚荣诚感,顿首顿首。
伏念臣本以诸生,误阶荣次。
先朝之振擢,参近职以频繁。
罔知退食之规,徒益在梁之刺。
洎偶继明之际,过听图任之私。
召自藩垣,俾釐京室。
方总货泉之职,遽叨钧鼎之荣。
爰外布于郡条,亟入司于留籥。
逢辰之幸,旷世难名。
其如家世素微,年华渐暮。
虽竭当官之节,终无报国之阶。
会府分曹,已渐于八座;
陪京出守,止望于一麾。
过蒙帝造之曲成,叨践枢庭而承乏。
奉行成算,循举旧章。
绝无广盛之谟,但积祗膺之惧。
岂谓伏遇皇帝陛下矜其不逮,恕以无他,特垂踰望之恩,用示简心之泽。
闻命之始,跼地无从。
况文武联荣,人臣极致。
惟圣朝之三叶,符茂典者二人:赵普以佐命元勋,方兼于将相
李至以攀龙旧德,止拥于旌旄。
臣也何功,妄阶兹宠?
纵造化独私于浅拙,而鬼神必害于满盈。
仰承保庇之仁,但铭于骨髓;
退思止足之戒,实悸于肺怀。
伏望圣慈,俯矜丹恳。
七兵之旧列,寝六纛之殊恩。
傥得束带金闺,纡绅丹陛,再拂桑榆之景,重亲日月之光。
更厉夙宵,虔服资忠之训;
庶俾尘雾,仰酬任旧之仁。
舒馆直雅传 北宋 · 宋绶
 出处:全宋文卷四○○、《新安文献志》卷九四上
舒馆直雅,字子正歙县人南唐时以贡入金陵
吏部侍郎韩熙载好接诱后进,雅以文贽,一见为忘年交,在门者凡数十人,推雅为首。
熙载知贡,雅以状元登第,内外无异辞。
归朝,历将作监丞
太宗于禁中造阁,取四库书数万卷藏之。
秘书监李至荐雅及杜镐等入充校理
太平兴国中编纂《文苑英华》,淳化中校《史记》,前、后《汉书》,至道中修《续通典》,校定《周礼》、《公羊》、《谷梁》传疏及别纂《孝经》、《论语》正义,咸平中校七经疏义,雅必预焉。
雅好学,善属文,与起居舍人丹阳吴敬齐名。
累迁职方员外郎咸平末求出得知舒州,仍赐金紫。
守职勤恪而恬于荣宦,乐其风土,有终焉之志。
舒潜山灵仙观有胜迹,秩满即请掌观事。
东封,就加主客郎中,改直昭文馆,转刑部
在观累年,优游山水,吟咏自乐,时人美之。
卒,年七十馀。
弟雄,端拱二年进士,官尚书郎